搜索
  • 首页
  • 政策发布
  • 政策解读
  • 政策研究
  • 专家论坛
  • 决策咨询
  • 政策建议
  • 国际经验
  • 地方创新
  • 党政图书
  • 特别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评论
  • 收藏

“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主题摄影活动 | 黄河三日:小推车

  •  
  • 时间  2021/1/9 20:38:12
  • 收藏
  • 评论


黄河三日:小推车

王昕朋 /文

1.png

资料图片(一)

2.png

资料图片(二)

在济南黄河之滨的黄河文化展览馆里,一幅旧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照片上,是上个世纪50年代山东人民治理黄河时,推着小推车爬坡的场景:一群衣衫破旧的人们,奋力推着堆成小山状的淤泥,沿着陡峭的河坡向上艰难地行进。长长的车队,在古老的黄河河道上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长龙……

这张照片似曾相识。我想起,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也有几幅小推车的照片,只不过场景是战场上,小推车上堆的是粮食、弹药等物资。天空可见尚未散尽的硝烟,脚下可见炮火留下的弹坑。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现实场景,不同的历史人物,小推车上装载的货物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用小推车这种运输工具在改天换地。

这种木制的小推车,因为只有一个轮子,而且靠人来推,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独轮车、手推车。著名诗人艾青在《手推车》一诗中写道:“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这位伟大的诗人借助象征法,让“手推车”作为当时的北方生产力落后,人民贫穷、苦难的符号,置于特定的时空——冰雪凝冻的日子里、灰黄广阔的荒漠上吱哑独行的瞬间,将“外形”与“内容”相融和,所寄寓的深广的忧愤,唤起读者的共鸣。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辆辆小推车,却推出了中国革命抑或说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淮海战场上,几十万辆小推车日夜兼行,长驱千里,运送着战场上需要的物资,陈毅元帅曾充满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他们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包括北方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推着小推车投身祖国建设,黄河文化展览馆里这组照片就是真实的写照。

岁月更新,时光留痕。如今,小推车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输工具已进入历史博物馆。我们在山东农村考察时看到,村里的马路两边停放的是各种各样的汽车等现代运输工具。但是深深地根植于黄河文化之中、深深融入山东人民血脉之中的那种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赤胆忠诚的“小推车”精神,依然在齐鲁大地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小推车“吱呀吱呀”的历史回声,在北方大地久久荡漾,如同未来在召唤。

走出黄河文化展览馆,放眼奔腾的黄河,一支支小推车队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吱呀吱呀”的声音也在我的耳畔响起。我的眼睛突然模糊了。

真的。


(来源:中国政策研究网)
责任编辑:
+1
0

附件下载

热门标签

热文

  • 中国言实出版社打造对外出版品牌——知名作家实力开讲 共话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修改情况
  • 政研网带您看“两会”:三位部长回应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