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政策发布
  • 政策解读
  • 政策研究
  • 专家论坛
  • 决策咨询
  • 政策建议
  • 国际经验
  • 地方创新
  • 党政图书
  • 特别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评论
  • 收藏

我国部分省市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成效综述

  •  
  • 时间  2020/12/9 10:42:00
  • 收藏
  • 评论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2月3日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一、安徽省阜南:持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定点扶贫安徽省阜南县,阜南县存在缺乏优势产业、优质产品、销售渠道等瓶颈制约。针对这些困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三个一批”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消费扶贫的难点、痛点、堵点。

一是援建一批扶贫企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投资500万元无偿为阜南县援建5个单体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为致富带头人搭建农产品初加工、柳编工艺品、食品生产、电子产品等创业平台。

二是扶持一批扶贫企业。支持示范企业中化农业公司创建阜南好粮油直营店,严格筛选进店农副产品,建立不合格退出机制,注重质量把控和产品包装,把当地优质的“好粮油”产品供货给全国各地。同时,创建农产品全程质量溯源体系,通过扫描溯源码即可获知产品上市日期和来自哪家农民合作社等基本信息。

三是改造一批扶贫企业。引导安徽神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扶贫带贫机制,承接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日常运营,并与京东集团合作创办阜南扶贫馆,通过线上带动一批县域扶贫企业高质量供货、高标准验货、高效率发货,确保农产品绿色、优质,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拓展以粮油产品为主导的产销对接渠道。通过举办首届全国贫困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开展阜南好粮油进北京产销对接活动、拓展网络销售渠道等措施使优质的农产品逐步走出大山村融入大市场。

二、贵州省印江县:多措并举保障贫困劳动力就业

2020年,贵州省印江县在木黄镇开展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试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就业技能培训”的赈济新模式,坚持以“三补齐”为抓手,推动产业链条加快延伸: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800万元以工代赈试点项目资金为牵引,自筹资金163万元,通过雇佣当地劳动力,平整土地,新建生产便道等措施,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补齐集体收入短板。将以工代赈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村集体组织,并参股到项目运营企业中,建立起“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行按股分红,有效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对以工代赈项目区有意愿发展食用菌的建档立卡户,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建档立卡户到项目区种植食用菌,实现产业增收致富。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试点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双增”目标的实现。例如同发生态农业将废弃菌棒加工成为培育双孢菇的营养料,又将营养料加工产生的废料加工为果蔬肥料,既带动经果林、蔬菜产业的发展,又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三、甘肃省: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必须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落实。

“十三五”期间,甘肃49.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贫困。甘肃依托搬迁安置点及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光伏扶贫、乡村旅游业、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等,推动产业增产增收和提质增效。并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对有输转就业需求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开展产业经营、商业营销等创业培训,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造血功能”。

对行政村内安置从事种养业的搬迁群众,甘肃以“三变”改革为主攻方向,探索“政府投资、集体所有、主体经营、带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对利用国有农林场等整乡大规模集中安置的搬迁群众,甘肃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搬迁群众在产业链上增加收入。

此外,针对搬迁群众搬出后,原村“管不到”、现居住地“无法管”的盲点问题,甘肃采取“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的组织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办法,通过单独、联合组建党组织和结对共建等方式,在安置区建立基层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构。甘肃依托社区服务机构大力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教育、民政、就业、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确保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诉求有回应。同时,在安置区以创建和谐社区、文明家庭等为切入点,定期举办“讲村史、谈变化、颂党恩”大讨论等教育引导活动,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四、甘肃省: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消费扶贫是连接贫困地区群众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是扶贫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甘肃省多措并举,打造消费扶贫“新样板”,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五进”活动:

在进机关方面,甘肃省指导121家归口单位主动采购帮扶县特色农产品,帮扶责任人开展熟人销售,向朋友圈、亲朋好友、机关同事推荐农产品。在进学校方面,省教育厅搭建甘肃省农校对接电子平台,开设农校对接兰州牛肉面和贫困县特色美食示范窗口。在进医院方面,省卫健委制定《省级卫生健康行业消费扶贫计划》,推进中医药消费扶贫等工作,号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贫困地区建立定向采购合作关系,卫生系统食堂、餐厅优先采购贫困村农副产品。在进企业方面,省政府国资委积极搭建促销平台,加强对归口管理企业帮扶地区扶贫产品宣传推介,组织扶贫产品展销推介会。在进部队方面,省农垦集团建设甘肃军民融合食品保障平台,力促贫困地区农产品进驻部队、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综合零售超市和批发市场。

此外,各有关部门着力强化“向供给要需求”的消费理念,努力推动甘肃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由粗放的原生态转变为健康、绿色、高品质的精细型产品,认知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甘味”品牌成为促进消费扶贫的一大动能所在,渐入“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系统。


(来源:中国政策研究网)
责任编辑:
+1
2

附件下载

热门标签

热文

  • 中国言实出版社打造对外出版品牌——知名作家实力开讲 共话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修改情况
  • 政研网带您看“两会”:三位部长回应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