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政策发布
  • 政策解读
  • 政策研究
  • 专家论坛
  • 决策咨询
  • 政策建议
  • 国际经验
  • 地方创新
  • 党政图书
  • 特别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评论
  • 收藏

国办发文解决老人“数字鸿沟”问题 无二维码不能出行、拒收现金等问题以后不允许再出现了!

  •  
  • 时间  2020/11/26 10:22:52
  • 收藏
  • 评论


国务院办公厅24日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针对我国逾2.5亿老年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种种“痛点”“难点”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列出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具体有哪些亮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健康码”不得作为老年人通行唯一凭证。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扫码通行成为必须。但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码的老年人而言,“健康码”成了日常生活的“拦路虎”。

为解决这一问题,《方案》明确,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在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前提下,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关联,逐步实现“刷卡”或“刷脸”通行。

此前,一些地方在这一问题上也进行了有益尝试。例如,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无锡火车站对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无手机的旅客开辟了无健康码专用通道;为解决部分老人、儿童“进场难”问题,北京健康宝在原有“他人代查”功能的基础上,于11月21日凌晨上线了“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

第二,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出行平台的兴起,年轻人的出行方式日益便捷,但对于习惯于街边扬招的老年人来说,打车成了一件难事。

为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方案》提出,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保持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对电召服务要提高电话接线率。引导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提供电召服务,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车候客点、临时停靠点,依托信息化技术提供便捷叫车服务。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申程出行”APP正式上线试运行,软件中的“一键呼叫”功能,乘客无需输入任何信息,平台会通过乘客手机的实时定位确定出发点,自动形成订单发给司机。此外,APP还针对老年人反馈不断优化,比如设置大字体的老人叫车模式、推出家人代叫车功能等,方便了老年人出行。

第三,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

随着“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到来,网络预约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检验报告等智能化就医服务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但对于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群体来说,却面临了新的求医看病难题。

为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方案》提出:

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医疗机构、相关企业要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医疗机构应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

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逐步实现网上就医服务与医疗机构自助挂号、取号叫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取药等智能终端设备的信息联通,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结合。推动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多介质办理就医服务,鼓励在就医场景中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

完善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服务。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由家庭签约医生、家人和有关市场主体等共同帮助老年人获得健康监测、咨询指导、药品配送等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随访管理等服务。

第四,《方案》强调不得拒收现金,为老年人解忧。

为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费,《方案》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要改善服务人员的面对面服务,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应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采用无人销售方式经营的场所应以适当方式满足消费者现金支付需求,提供现金支付渠道或转换手段。

不少银行针对老年人推出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一些银行采取了上门为老人办理业务、大堂增设工作人员,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专门引导、全程陪同等措施。

(来源:中国政策研究网)
责任编辑:
+1
0

附件下载

热门标签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中央1号文件
  • 历届三中全会

热文

  • 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黄守宏: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黄守宏: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有奖征集| “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主题摄影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