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引发热议,广东的陈先生为了取出已故父亲的存款,耗时7个月都无法证明“我爸是我爸”。你是不是也曾被没完没了的证明所困扰?如何破解“循环证明”和“奇葩证明”?现在就告诉你答案。
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什么意思?
以前,当你去行政机关依法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会被要求提供用于描述客观事实或表明符合特定条件的材料。现在,行政机关将不再索要这些证明,而是以书面形式(包括电子文本)一次性告知你相关证明义务、内容和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你只需要进行书面承诺,不再需要“跑断腿”去办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
具体来看,哪些证明不用再开?
主要是与企业和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者获取难度较大的证明事项,特别是在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健康体检、法律服务等方面。
比如我们在办理户籍业务、户口迁移业务时,对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件实行告知承诺制后就可以免于提交;在办理不动产继承登记时,不用再辗转多个部门,可以通过告知承诺方式直接申请办理登记;还有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亲子关系证明、未婚证明、学校就读证明等,实行告知承诺制后减少很多麻烦。
但是,并不是所有证明都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的。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业审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要涉外等风险较大、纠错成本较高、损害难以挽回的证明事项都不适用。具体适用范围将在今年年底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结合实际来划定。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全面推行将从制度上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将“为人民服务”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真正的“减证便民”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