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总的来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影子银行无序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野蛮生长、实体企业乱办金融、非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等乱象得到遏制,宏观杠杆率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成绩一: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提高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行动力。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之间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分工与责任,既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存量风险,又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黑天鹅”事件,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
成绩二: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初步遏制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宏观上管住管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避免“大水漫灌”。实施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50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2019年末,市场化债转股投资规模超过1.4万亿元。及时抑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势头,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
成绩三:精心做好“精准拆弹”,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高风险。平稳有序解决“明天系”“安邦系”“巨无霸”金融集团等风险暴露问题。对将来可能显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风险,强化日常风险监测预警与评估。
成绩四:整顿金融秩序,严肃市场纪律。严厉惩治“无照非法驾驶”的金融活动,严肃查处“有照但违规驾驶”的违纪违规经营活动。两年来,共处罚违规银行保险机构近6000家,处罚相关责任人7000多人次。网络借贷机构从5000家减少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39家,国内173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已全部无风险退出。
成绩五:经受住了外部冲击等极端情形考验。密切监测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充实应对外部冲击的“工具箱”,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稳定和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效防止了贸易战向金融领域的延伸。
成绩六: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不仅打好处置存量风险的攻坚战,也打好建立长效机制的持久战。先后研究出台“资管新规”等一系列制度,有序开展“监管沙盒”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