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说“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可见,脱贫致富很重要,防止贫困群众返贫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那么如何去做?我们一起来看看。
防止返贫致贫,首先必须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人口找出来,建立监测识别机制,而且要动态管理。
把监测对象找出来后,要深入分析评估,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脱贫人口有返贫风险?有的是因病致贫,“一人生病、全家返贫”,有的是因灾返贫,今年还要特别关注疫情引起的返贫致贫风险,关注疫情导致无工可务、无业可就的贫困劳动力和产品滞销的特色种养户。
明确原因后,要提前帮助易返贫致贫的群众,不能等他们真正掉入贫困后再补救。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比如,对能发展产业或是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要加强技能培训。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要落实好低保、特困救助等措施。
一旦农户出现返贫致贫,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及时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确保返贫致贫人口“救助有门、受助及时”。但注意,兜底是针对返贫致贫人口的特殊“底线手段”,决不能搞“一兜了之”“政策养懒汉”,在农户渡过难关后,还要支持他们依靠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来实现稳定脱贫。
最后,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好的政策不能停,同时还要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展产业,从根本上降低返贫致贫风险。
(来源:中国政策研究网)
责任编辑: